本文引用自nood781202 - 人性的三大弊端----叫苦,抱怨和冷漠

 

人可以在叫苦中尋求幫助,但是這是繞着彎子的,既然自己過不去,為什麼以叫苦的形式呢?叫苦是把自己的負面暴漏出來叫人看,以博取別人的同情。這實際是委屈求人的一種方法。人可以做什麼事情都按照自己的能力,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叫苦,這是認識問題,叫苦是認為世界別人對自己不公平,這是太自戀的結果。老是哭哭啼啼叫苦的人使人厭惡。因為實際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苦,只是多數人沒有叫苦,只是在默默地生活。
     

    抱怨是叫苦得不到幫助時的升級。抱怨比叫苦更加深刻,就是因為抱怨已經轉向客觀,怨天尤人。把自己的問題推到外在,已經是外界尋找使自己受苦的原因,這就帶著微微的恨意了。抱怨是恨意最弱的時候,但是抱怨已經昭示了一些敵對的情緒。人們抱怨的時候不像叫苦的時候把責任歸到自身。

      
    冷漠是在抱怨得不到呼應的時候出現的,冷漠是把自己和外在的世界隔離開來,既然世界和自我的苦是毫無關係的,自己也無法得到別人的幫助,自己何必對別人同情?這樣冷漠是對叫苦和抱怨都得不到呼應時的最後安靜。人在冷漠中把叫苦和抱怨都沉默下去。這樣精神就固化了。世人的冷漠可能都要經過上述的過程,叫苦----抱怨----冷漠。最終冷漠成為人生的基本狀況。人與人的關係就在冷漠中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狀態。

     
    叫苦中自我意識凸顯,把自我看成是一種特殊性的存在,為什麼世人不關注自己?為什麼自我如此這般的存在無人理解?所以,叫苦實際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凸顯。抱怨是環顧別人和世界,自然外在的一切,把自己的苦歸於外在,這是一種轉向,轉向世界。

    
    自我意識轉向外在世界和別人時,才算把一個自我客觀化過程完成了。其次冷漠是對自我和世界的關係的處置。這種冷漠關係說明,自我與世界是漠不相關的。才顯示出獨立性是什麼。冷漠是感性的,但是冷漠的客觀性是自由和獨立。人在冷漠中既不被別人干擾,也不被自己的自戀干擾。自己才是一個完全的人。


    雖然人經過叫苦----抱怨-----冷漠是不好的,叫苦和抱怨是人最被人看不起的毛病,但是隨着叫苦和抱怨,人最終在冷漠中成為成熟的人。冷漠也是一種客觀性的精神,不為情緒和衝動刺激,在冷漠中,人的自我意識成為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。冷漠地對待自己的苦,不如意,以及別人的冷漠,也以冷漠看待自己和別人,這似乎把人變成機器,但是人在這樣的過程中悄悄滴成熟。


    叫苦是感性的,抱怨是錯誤地尋求客觀的原因,是錯誤的知性,但是冷漠是客觀的,是理性的。理性的人基本是冷漠的,不動情的,這樣人才能形成一種客觀性的精神,這種精神在外在看來就是冷漠。實際上在冷漠之下叫苦和抱怨都被自己壓抑下去,不再叫苦,不再抱怨,人就成熟了。


    如果把抱怨看成是人的成熟的標誌,那麼在孔子晚年還帶著抱怨,抱怨天命,孔子一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抱怨,孔子沒有把自我的“命”看成是一種客觀性,而是抱怨“天”,也畏懼“天命”。這樣孔子在實踐中還未成熟。固然孔子在理論上提出了“仁”這種理念,但是也沒有完全消除叫苦和抱怨,孔子不是冷漠的人,就是因為“仁”。


    老子也有一些抱怨的話。“絶聖棄智”之類都是。老子的自暴自棄的話是,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。這樣的生活實際誰都不喜歡,但是老子出於叫苦和抱怨最終轉向---冷漠。老子的冷漠變成道的獨立性。“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大海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

  耶穌基督沒有叫苦,也沒有抱怨,但是最終還是冷漠地對待自己,走向十字架前對出賣自己的人保持冷漠,這是一種使人吃驚的冷漠。對待死的冷漠。耶穌基督的冷漠和熱情交叉出現。耶穌基督對父母的冷漠,對家人的冷漠也是突出的。


    表現在人性中的這種叫苦和抱怨的普遍的,但是冷漠卻是大人物最普遍的。大人物有一種冷漠的因素,這一方面是來自理性,一方面是來自理智。由於對叫苦和抱怨的超越,大人物就有驚人的冷漠。在冷漠中凸顯理性和理智。所以,大人物再也不能嘻嘻哈哈和哭哭啼啼,一種驚人的冷漠鞏固了理性和理智使其可以駕馭自己和世界。尤其是對自己的冷漠,大人物對待自己比對待別人更加冷漠。這就是克己的冷漠。


    人的成長必須經過叫苦和抱怨,但是最終一般人在叫苦和抱怨中走不出去,少數人走出叫苦和抱怨,最終變成冷漠的人,理智和理性的人。人是隨着弊病成長起來的。叫苦和抱怨也使人必須的精神蛻變過程。就像孩子叫苦和哭哭啼啼,最後卻不再向父母說自己的苦,也不抱怨父母,這就成熟了。


    看看文化史,是不是叫苦的歷史?“砍砍伐檀兮,置之岸兮”,這種叫苦就是文化的最真實反映。文化幾乎把叫苦作為一種宣洩方式。其次是抱怨,“碩鼠碩鼠,無食我薯”,詩經中的叫苦和抱怨是普遍的。在思想史中雖然是理性的,但是孔子,老子都有叫苦和抱怨,最終歸於冷漠。莊子是叫苦和抱怨之極,他的抱怨變成另一種形式,就是超越對象,以逍遙遊的形式----實際是無可奈何的。


孔子的叫苦和抱怨都是很典型的,”天喪予,天喪予”,抱怨是重複性的,叫苦也可以是嘮嘮叨叨的。這都是人是處於艱難困苦的時候的正常的反映。孔子雖然是不怨天尤人,但是還是在論語中有許多的抱怨,他抱怨的主體對象是天,命,天命。他自以為是的支撐對象也是天。“天生予德”,孔子為叫苦和抱怨樹立的方法論。就是以另一種形式進行叫苦和抱怨。就是讀書轉變。


老子的叫苦是智慧性的,是對智力的對象的疑惑之叫苦,“吾不知其名,強謂之道”,“道可道非常道”,這實際是智力的叫苦。對要思考的對象不得而知的叫苦。其次是抱怨,老子抱怨孔子的禮儀之類,“禮者,忠信之薄,亂之始也”。最大的抱怨是“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”,簡直是抗議了。但是老子的叫苦和抱怨比孔子少。一句“順其自然”把所有的叫苦和抱怨都消解了。


    叫苦的本質是忍耐,人不能忍耐就會叫苦,抱怨的本質是不公平,所以,叫苦和抱怨的目的是積極的。叫苦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,抱怨是希望公平。而當這二者都不能實現時,就回到最終的---冷漠。冷漠是社會進程中不斷實現的理性。大城市就比農村冷漠。知識分子就比一般人冷漠。西方人比中國人冷漠,所以冷漠的形式之下是反思,反思的結果是理性。這種轉變是別人不知道的。


社會文明會使社會越來越以冷漠的形式出現,法律是冷漠的,各種規章制度是冷漠的,道德也是冷漠的,“餓死事小失節事大”“存天理,滅人欲”,這都是冷漠的表現。醫院的治療,在各種射燈和手術刀之下死去的人也是冷漠的。所以,文明的發展不斷把機器的冷漠變成人的冷漠,只有冷漠的人才能排除各種情感的干擾,才能冷靜的處置事件。


    人是不是在叫苦和抱怨之後變成終極冷漠的人?人的非理性是機器大工業之後,在現代化之後是不是變成冷漠的?人的異化是不是機器人?這是值得思考的。隨着現代化的深入,人性的變化可能是逐步把叫苦把抱怨變成冷漠。冷漠可能會是人的一般性界定。


理性也表現為冷漠的。冷漠的人,就是酷。一種新的人格。人們可能會見到人的成長的歷史叫苦,抱怨最終冷漠,不僅是對自己,而且是對別人,對外在的世界。人的冷漠會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自己,認識別人,認識世界。這裡冷靜是不是也具有冷漠的性質?理智是不是表現為冷漠?哲學家和思想家比文學家藝術家冷漠。這是為什麼?

 

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歡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